网友上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跳跳糖小说tiaotiaotang.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这辈子,到了这把年纪,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没什么别的指望,就想在我的神道碑上,刻上户部郎中,江淮发运使,龙图阁待制,这一串官,差遣,职名。
这才叫光宗耀祖!可是我老老实实干了这大半辈子,差遣被贾昌衡暗算,被踢出江淮发运使司,官和职都被高良夫那厮给夺了!着实可恶!”
说罟,孙长卿又看了一眼方翰韬手中的诏书,又是感慨道,”还是子豫你年轻有为啊,小小年纪,神童进士,就从大理评事,升到著作佐郎了。这可是状元待遇啊。”
方翰韬也不由得摸摸头,谦虚的笑了笑。
大宋的官僚等级,大概是由低到高,分为选人,京官,和朝官。京官的五个阶层,从高到低是:
第一等,著作佐郎、大理寺丞;
第二等,诸寺卿监(将作监丞,光禄·卫尉寺丞);
第三等,大理评事(也是方翰韬现在的官阶等级);
第四等,太常寺太祝·奉礼郎;
第五等,秘书省校书郎·正字、诸寺卿监主簿。而迁转的仕途途径,也是分为清流和杂流在其中。杂流就是这京官五等,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往上爬,根本跳不成。清流在京官中是超迁跳跃提拔的,这五等的官阶之中,清流的升迁路径是:
第五等秘书省校书郎·正字、诸寺卿监主滴》第三等大理评事》第一等著作佐郎、大理寺丞。
直接两个台阶两个台阶往上跳。
这就是有进士出身的清流好处,进步的话,在京官这里,一步顶杂流两步。
其中著作佐郎,是专门给状元出身的进士走的升迁路径。状元出身,起步就是大理寺丞,在著作佐郎这里顿一下,后续就能升到朝官序列。
方翰韬因为是殿试第三的缘故,一起步就跳过了选海,是京官,京官的起步差遣就是通判,而因为清流出身,他的阶官就是大理评事。
现在给他提拔阶官,不是给他提拔大理寺丞,而是直接给他提拔到著作佐郎,这直接就是明示了:
你在常州干的不错,现在给你东南铁冶司的差遣,再接再厉,你这个神童进士,走特殊批次,按照状元待遇来看。如果后续干得更好,直接彻底给你落实状元待遇。
跟高良夫一样的画讲。只不过高良夫的那个饼大,方朝韬这里的饼小。
孙长卿看了看年轻的方翰韬,又看了看旁边也很年轻有为的吕惠卿,只是垂头丧气,”你们还年轻,是早上辰时的太阳,朝气蓬勃,我老了,是晚上酉时的暮日,老而不死,已经无所为也。”
对方翰韬抱歉的说道,“之前还想和子豫联手,跟高良夫他们斗一斗,现在看来,只是我痴人说梦罢了。朝廷对高良夫,连户部郎中和龙图阁待制都给了。给我的……”
说罢,孙长卿扬了扬手中的诏书,”只有苛求,还有后面的罪责让我承担。这真州知州,都不让我做下去了,何谈在跟高良夫斗呢?岂不是螳譬当车?也罢也罢,干脆告老还乡得了。”
孙长卿这话一说,方翰韬登时大惊失色,好家伙,我还指望你接下来利用你在江淮发运使司内老人脉关系,和真州的主场优势帮我大忙微操呢,怎么现在王中正三个诏书一过来,直接给你整发癫了不说,还打起退堂鼓来了?
方翰韬赶紧给吕惠卿使眼色,让小吕劝劝老领导,起码跟高良夫斗完,再告老还乡啊。这边正说话间,后面秦观又颤颤巍巍的端了一杯茶水过来,递给了孙长卿,奶声奶气的说道。“叔公你怎么哭了?”
“叔公没哭,叔公只是想家了。”孙长卿接下茶,放到桌子上,紧接着抱起小秦观,和他说道。吕惠卿这里急忙劝道,“明府何必以年老而自伤,自古成大事者,英雄何须叹华年?姜太公八十岁,方相周灭商,成之大业。明府年方六十,耳顺之年,比之太公八十高龄,尚多韶华,何须有归园之叹?”
吕惠卿开始拿姜子牙做例子,来鼓励孙长卿。
但孙长卿则一摆手,“三代之事,多为伪作,世上哪有八十高龄领兵之人。吉甫你跟欧阳内翰有过交游,欧阳内翰的疑经之问,也确实有道理,尽信书不如无书。”
吕惠卿只好讪笑不答话了。
方翰韬在旁边一翻白眼,小吕你这例子举得实在不行,三代确实太远了,根本不具有现实说服力。但方翰韬还没说话,孙长卿怀中的秦观则仰起脸,看向孙长卿,”叔公,你还不老呢。我刚刚跟着黄师兄背书,吴王刘濞六十二岁还起兵反汉文帝呢!可见做大事,六十岁也能做。”
秦观这话一说,孙长卿更玉玉了。
仔细一想,刘濞跟自己一个年纪,也都是在东南,自己在这里和方翰韬阴谋搞漕运诡计,跟刘濞造反简直一样,都是反抗中央。
而且刘濞下场,很惨,自己估计也差不多。看看自己手里这封诏书……孙长卿心又堵了起来,开始长吁短叹。“掉书袋都掉错了。刘濞是叛逆,怎么能拿来乱用呢!小七你还是赶紧回去写作业吧。”方朝韬都只想捂脸
这个倒雷徒弟,典故都能用歪来,你就不能用个成功的例子来吗?偏偏用刘濞这个失败案例。越添越乱!还是看你师傅我的吧。赶走了秦观,方翰韬劝说孙长卿道。
“明府现在才六十二岁,想当年司马宣王以七十一岁古稀高龄,指洛为誓,有志者,事竟成……”话一说出口,孙长卿的泪,哗啦啦啦的流了下来,手赶紧捂着胸口,又要抽了过去的架势。方翰韬赶紧闭嘴,得,有其徒必有其师,他这个书袋,也跟着掉歪了。最后方翰韬只能换个方式劝解孙长卿道。
“其实下官觉得,明府手里这份诏书,和高龙图……啊不是,跟高良夫手中的诏书,里面其实另有玄机。否泰之间,还未有定数。
只要按照下官的方略,说不定明年这时候的江准发运使,户部郎中,龙图阁待制,只会是明府,而不是他高某人。”
心病还得对症下药,方翰韬这话一说,孙长卿的泪,顿时断流了,胸口也不捂了,立马死死抓住方翰韬问道
”真的假的?子豫莫要谁我这个将死之人!”手上力道之足,把方翰韬抓到喘不过气,一点不像是六十岁的样子。
第六十五章锦囊三计乱东南(1)
“其实中枢的三封诏书,并没有像明府所想的那样。这背后另有闪转腾挪,可以利用的余地。”被孙长卿一双大手死死抓住,勒的差点喘不过气的方翰韬,赶紧说道。“难不成还另有玄机?”孙长卿连忙松开,关心的问方朝韬道。
方翰韬这才松了一口气,便向这刚准备退居二线的老同志讲一讲如何继续发挥余热的方法秘诀。“这里面的扣子,其实早就留好了。”方翰韬轻轻巧巧抽出孙长卿手中的诏书,给他指点道。
“明府请看,朝廷重点最关心的,就是漕运加征这件事,东南这里办妥,把钱粮送抵至京。这是里子。所以中枢那边,才会给高龙图……啊不是,高良夫那厮如此重的奖赏。”
伴随着州城另外一边,江淮发运使司衙门庆积的锣鼓,方翰韬有条不紊的和孙长卿讲解道。
孙长卿一听方翰韬称呼高良夫为高龙图,这眉头又是紧锁,赶紧捂住胸口,一副要抽过去的模样,吓得方翰韬急忙改口,这才让孙长卿的脸色缓和下来。
“而给明府这道旨意,则是面子。”
“面子?面子就什么都没有,只有斥责吗?”没有升官的孙长卿老同志满腹怨言。
“子豫你看看,还拿三门白波发运使司的例子在诏书中训斥老夫!老夫都是快要致仕的人了,人活一口气,佛争一柱香。不给差遣实权也就罢了,连个阶官和馆阁贴职都不给老夫,中枢无道,连这点面子都不给老夫!”
方翰韬听孙长卿喋喋不休的念叨,不由得满头黑线,你这老同志怎么跟怨妇一样,动不动就抱怨待遇和职称,没有建设大宋特色儒家三代王道主义精神的老家伙,觉悟实在是太低了。刚刚升官成著作佐郎的方翰韬此时觉悟很是高涨,内心中也很是瞧不起老同志孙长卿。
不过腹诽归腹诽,话还是要接着劝,方翰韬赶紧施展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把歪了的楼又给带回来。
“明府您看,所谓这面子,其实就中枢那里既要还要的体现。中枢那里既想要东南这里更多钱粮这个里子,
还想要一个不苛敛于民的好名声面子,不然像三门发运使司那里一样,他们那里为了给内廷从关中转运羊,在陕州大肆征发民力,闹得声怨沸腾。
这就是只顾了里子,没有顾得面子的下场。里子没把血都兜住,落在了官家的面子上。
如果官家不严肃处理他们,就会让天下人以为,官家为了羊肉的口腹之欲,竟然迫害到百姓民不聊生,有伤天子圣德的名声。”
方翰韬慢慢给孙长卿分析道。
其实讲道理,此时大宋的官家赵祯,也就是历史上的宋仁宗,方翰韬爱说实话,宋仁宗这个皇帝确实挺不错,属于封建帝王中的中等水平。
虽然啥本事没有,小毛病一堆,酒色财气,耳朵根子软,瞎指挥乱微操什么的,五毒俱全,也非常要面子。但是大毛病没咋有,也没有去草原留学的习惯,更不会有乱杀自己手下的大臣的操作。
别的不说,起码在他这里,政治还是比较宽松的,起码文官们官场斗争失败了,顶多去岭南吃几年荔枝,运气好了洗洗就能卷土重来,不搞人身消灭。
3
像三门白波发运使司那样损了官家天威颜面,赵祯也很生气的情况,照样没把发运使司上下人给你来个诛九族,也就是发运使贬到了滁州当知州,其他的判官和官吏给扔到江西虔州,赣南靠岭南那地方当什么知县和县令去了。
连岭南都没去。这要是摊上煤山战神,要是损了那位大神的天子脸面……方翰韬都不敢想了。
小说推荐:《桃花山刘家修仙传》《谁让他修仙的!》《逢君》《灾变卡皇》《我在妖武乱世,武道成神》《轮回乐园》《这个武神太极端了》《灵能者不死于枪火》《人渣反派自救系统》【亲亲小说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