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仁徒弟一个比一个有个性,但一个个都不像自己,等自己的第四个徒弟,一定要招个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优雅的艺木审美品位,务实且办事能力强等完美继承自己各方面优点的关门弟子,好传承衣钵。
方翰韬当时心中暗暗下定决心。
收下了秦观,解决了孙长卿的心事,孙长卿和吕惠卿便顺理成章的加入了方翰韬的队伍,真州州府也成为方翰韬等人搞团团伙伙的基地。
眼下王中正一来真州就遇到的施粥赈济事件,就是方翰韬和孙长卿的第一个手笔。
在人群中,蔡确则悄悄的对方翰韬说道,“府判,你说咱们刚刚给这王中使来这么一下子,他后续会不会对咱们心中有芬蒂啊?”
另外悄悄出现的许赟则赔笑的跟蔡确说道。
“不会的,宫里的这些公公们,俺在京城跟他们打交道多了,他们尿尿的样子俺都见识不少,性子早摸的透透的了。只要你不耽误他们给宫里捞钱,在官家面前露脸,其他些许礼数脸面,公公们都不介意的,早就跟着卵蛋一起噶没了。蔡先生您想想,男人连命根子都不要,还要脸面吗?”
蔡确破突然出现的许赟吓了一跳,”你是从哪冒出来的?府判交给你的事,办好了吗?”
”自然是办好了,有章参军相帮,依照府判的吩咐,苏常和真州常平仓的一应账目,早就做好了明阳两个账本,专门等着给这位王中使查呢。”
许冈恭敬的回答道。
“办好就行。不过小许啊,”方翰韬背着手,低声和两位手下说道,”你说的话也不对,自古公公好威名,这位王公公以后也是要和咱们在东南铁冶司一起共事的,咱们虽然有些事对他要瞒,但是要尊敬他,有些事还要指望这位王公公给咱们顶着。里外轻重还是要分清楚的。”
方翰韬一发话,许赟便赶紧低头称是,蔡确则疑惑的问方翰韬。“真的是这位王中使来咱们铁冶司吗?”
“应该是,”方翰韬回答道,”马上诏书就揭晓了,这可是事关咱们后面大局的基础。”话刚说完,人群已经走到了谯门,此时江淮发运使高良夫也已经到场。王中正便站在谯门之上,掀开了漆盘上的明黄绸缎,取下了摆在最上面的一卷诏书。“江淮发运使高良夫,听诏。”
第六十四章难知如阴潜雷霆(4)
囚门之上,王中正嘹亮的声音传到下面,将第一道旨意公之于众。
“十一月乙丑,中书门下同奉圣旨:
高良夫差知江淮六路制置发运使,其自司门郎中,新除户部郎中,加馆阁贴职,令区门缴纳尚书省。奉赦:机衡之任,内则八座为重;方岳之寄,外则十连称贵。慎选攸属,周材是,将明所资,出处奚异?具官某,立性挺特,遭事开敏,白黑明辨,予夺时当。擢领漕官之长,实处文昌之要。朕惟南巢之地,射陂盐渎,赋政之优,变道惟允。辍听履之妙选,付连城之重寄。敬服崇宠,益其善最。
新除户部郎中、龙图阁待制、上柱国、益州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二百户、实封三百户高良夫。”
第一道诏敕读完,全场皆惊!
高良夫的差遣倒是没动,阶官则从原先的司门郎中,赫然升到了户部郎中,而馆阁贴职,也直接给的是龙图阁待制!
这下高良夫可以被称作是高龙图了!
“臣,高良夫,接旨!”
高良夫连身高呼接旨,喜气洋洋。
王中正则面带春风,十分恭敬的将诏赦递给高良夫,“官家和相公们在中枢夙夜而叹,心忧东南漕运之事,千头万绪,系于高龙图肩上,望高龙图忠心王事……”
这边王中正和高良夫正说话间,忽然听到另外一边,突然“嗷”的一声,紧接着扑通一下,顿时真州州府处人群乱成一团。
只听到方翰韬大声喊道,“不好啦!孙知州中风昏厥啦!”
王中正和高良夫顿时也一惊,赶紧跑过去看,挤开人群,只见人群之中,真州知州孙长卿面色发白,牙关咬紧,一翻白眼,一跤往后跌倒,不省人事。
幸好旁边的方翰韬和额吕惠卿手疾眼快,连忙扶了一把,不然孙长卿直接后仰跌倒地上,肯定要磕破后脑勺
面对这突发情况,王中正人也慌了,连忙问道,“这好端端的怎么回事?”
“刚刚听完中使的诏书,咱们的孙明府听到‘户部郎中’这几个字,脸色就不太对,一听到‘龙图阁待制’,就直接昏厥了过去。”
另外一边的贾昌衡抱着胳膊冷笑,给下了老中医判断道,”可能孙明府是一听高龙图升职,心里欢喜的狠了一时间痰涌了上来,迷了心窍。故而昏厥过去。”
刚刚升官的高良夫到底是厚道人,赶紧劝说道,“唉,还是别说那么多,赶紧找医者,把孙明府救醒吧。”王中正也赶紧催促找医生,同时心里人更麻了。
怎么别人出来宣旨馆阁贴职都没啥事,我出来宣旨馆阁尽遇见奇葩?
上次出来宣一个馆阁贴职,碰上了王安石这个疯癫人,到手的馆阁贴职都不要,自己愣是跑断腿追到厕所里击了。
现在来东南真州,给高良夫宣旨馆阁,高良夫倒是正常点,怎么旁边的孙长卿又犯病了?
我怎么这么倒雷,是不是祖宗的坟地风水修得不好,等回京后,请最近在京城著名的小王相士看一看家里阴宅风水,小王相士父子替晏殊看过富弼和张方平的面相,是有家传绝学的,回头自己也请一请。王中正这边心里打定了看风水的主意,方翰韬心里也麻了。
这真州的老孙头孙长琴,别看年纪大,但人都挺好,性格很随和,学问也是有的,能力手腕也可以,比太平县的小孙,孙觉还能处。就是这官迷瘾怎么这么大?
而且这心理素质也太堪忧了吧?一听到高良夫升职,自己先抽过去了?你可是我后续计划的关键啊,你要是噶了,我上哪找帮手去?
好在那边方翰韬和吕惠卿手脚也麻利,这两人也是精通医理,该捏人中的捏人中,该做复苏的做复苏。忙活的满头大汗,孙长卿这才捂着胸口悠悠醒转,王中正和真州州府人等心里才松了一口气。
王中正试探着问道,”孙明府感觉好点没?圣旨虽然宣示重要,但是明府身为一州父母官,代天子牧民一方,身体贵重要紧,要不赶明儿身体好点,咱家再宣旨?”
王中正是真怕了,他手里还有两份诏书,其中一封就是跟孙长卿有关的,这光宣个高良夫的诏书,孙长卿就抽抽了,要是再宣他自己的,指不定还成啥样呢?
孙长卿还坐在地上喘着粗气,旁边方翰韬和吕惠卿在帮他捋后背顺气,也纷纷劝孙长卿赶紧回去歇息,保重身体要紧。
面对王中正的关心,孙长卿还没有什么表示,但旁边有人不乐意了。贾昌衡在旁边赶紧一伸手,嗤笑道。
“别介,方才王中使也说了,这三份诏书都得我们江淮发运使司和真州州府等人一起在场听,如今漕运事关重大,我们发运使司时间宝贵,好不容易腾出今天来,明天哪还有功夫等孙明府一起听诏书?
再说为王前驱,就不能因为身体偶有小疾,就置王言于不顾。就在这,请王中使一起把剩下两封诏书就地读了吧。也劳烦你们,接着把孙明府给扶起来,按照礼数,就算是趴着,也得听完这两封诏书接旨。”
贾昌衡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眼下就是想看足孙长卿的热闹,王中正哪里不懂他的意思,想要接着和稀泥。但是旁边孙长卿一听贾昌衡如此说,顿时来了倔脾气,气喘吁吁,扶着膝盖,在方翰韬和吕惠卿的搀扶下站了起来。
“好,好,好。那就依你贾判官的意思,在这里请王中使把剩下两份诏书宣了。请王中使宣旨,老夫还能撑得住。”
见当事人都这么说,王中正无可奈何,只得接着回去,再度宣诏书。
第二封诏书,是给孙长卿的,但圣旨里的话语,就不像方才给高良夫的那样温切,又是给升官又是给待遇。给孙长卿的,只有严厉的督促。
诏书之中让孙长卿的真州州府,在漕运期间要配合好江淮发运使司,以及东南铁冶司相关工作,漕运乃是朝廷重中之重,不得儿戏。
另外诏书中还特意提到了朝廷中枢处置三门白波发运使司,因为转运牛羊,导致压迫陕州三门峡百姓,折损朝廷脸面之罪。
并以陕州之事来警告孙长卿,真州这里要实心用事,好好配合工作,如果后续查明躺平摆烂,耽误了两个使司的差事,三门白波发运使司上下的下场,就是你后面的下场。
勿谓言之不预也!
这封诏书念完,王中正小心翼翼的看向孙长卿,生怕孙老头再出啥乡蛾子。而贾昌衡则幸灾乐祸的看着孙长卿。
贾昌衡之前是跟孙长卿有公仇的,当年贾昌衡在两浙转运使司,捣鼓出了淮衣绢的亏空,正是当时江淮发运副使孙长卿来查他。
结果一番操作,本该接任江准发运使的孙长卿反倒是被踢出去发运使司,贾昌衡却进去担任判官,后来高良夫再一上位,也是很倚重贾昌衡,顿时江准发运使司成了贾昌衡的天下。
但可能是刚才气过头的原因,现在孙长卿听到自己这封要功劳待遇什么都没有,要苦劳黑锅一大堆的诏书,倒是还好,没有抽过去,只是颤颤巍巍的接过诏书,领旨覆奏。
紧接着是第三封诏书,和前面两封红白脸,关乎漕运大事的诏书相比,这第三封诏书就是说的鸡毛蒜皮的小事。
小说推荐:《好感度拉满后我成了黑月光》《仗剑独行斩鬼神》《东京:超凡寄生》《领主游戏:开局一艘末日方舟》《华娱,从神雕剧组开始!》《欢迎来到诡诞游戏》【全本看书网】《我用游戏改变了时间线》《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竞选神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