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跳跳糖小说】地址:tiaotiaotang.cc
如果敢私自开仓放粮,罪同造反,是要杀头的。
平原人格谦,为人勇武,在去年从豆子冈拉了数千人扯旗造反,四处烧杀抢掠,杀官放粮,最盛的时候有兵八万。
那时的格谦可谓是意气风发,只觉得世间何事都可为,他听说齐郡有个叫张须陀的,是齐郡的郡丞,数次杀得名声甚响的王薄丢盔弃甲,威震山东。
于是格谦便琢磨着,如果他能打败或者是杀掉张须陀,那他的名声岂不是大了去到了那时,只怕全山东的义军,都会尊他为主。
于是格谦便率领自己的八万部众,北上去了齐郡,并成功的将张须陀的八千主力从城了引了出来,八万对八千,硬碰硬的打,格谦认为自己是稳赢不输的。
然而,那一仗,格谦却败了,而且是惨败八万人逃出齐郡事只剩下不到两万人,现在只要一听到“张须陀”三个字,格谦就会忍不住的打冷颤。
格谦慌不择路的逃出齐郡后,很快进入了汲郡地界,然后看上了其中的黎阳仓。
“黎阳收,固九州”,黎阳仓西濒永济渠,东临黄河,水运便利,是洛口仓建立前的第一大官仓,现在随着杨广再次北征高丽,各种物质齐聚黎阳仓,更显其地位的重要。
第五十四章骑兵突击
格谦向来是个胆大包天的人,黎阳仓守军虽然精锐,但他还是毅然的做出了偷袭黎阳仓的举动,他想着只要成功了,不仅可以立即恢复元气,再收十万部众也完全没问题,到时就能再去找张须陀一雪前耻了。
然而,格谦不知是时运不济还是怎的,他还没摸到黎阳仓的城门,便撞上了一支人数上万的北征队伍,没几下便被那支打得落花流水,逃出汲郡的时候,仅剩下五千出头的人了。
短短几日,格谦的部众便从八万大军,变成了现在的五千多一点,他觉得这人生啊,就像是做梦一样。
“将军,前面就是酸枣县了”探马的回报,让格谦的思绪拉回了现实。
“将军”是格谦自称的,现在河北山东扯旗造反的虽然很多,但大都是自称为“将军”或“某某公”、“某某郎”,还没人敢自称为王,称帝的更是没人敢想。
格谦原本打算在击败张须陀后,自称为“鲁王”的,但现在只有五千人的他,已是心灰意冷,打算离齐郡越远越好。
格谦打算攻下酸枣县城,取些补给,恢复些元气,再南下淮泗,去南方寻找发展壮大的机会。
“只有远离了张须陀,才能称王称霸。”
这是格谦现在的内心独白。
格谦扬起马鞭喊道:“小的们,都打起精神来,打下前面的酸枣城,就能吃上热乎的了,偏亮的姑娘随便你们怎么玩”
听了格谦这话后,他这些部众原本低迷之极的士气,才稍微的提高了一点。
夕阳西下,几只大鸟忽然从前方的小树林里飞了出来,随后一支上千人的隋军出现在了格谦等人的面前。
格谦先是颤抖了一下,立即下令让队伍停止前进,他以为又遭遇了大队隋兵,“难道是老天要亡我格谦”
但一会后,格谦的心便完全安定了下来,因为他发现那一千官兵根本就没有后续部队,仅仅只是一千人而已。
格谦吐了一口唾沫,骂道:“入娘贼的,真以为老子是码头边的姑娘,人人都可以来调戏区区一千人就敢出来,真是不要命了”
格谦这点自信还是有的,经过两次大逃亡,现在还能跟着他的,没有一个是老弱病残,全都是结实的山东汉子,虽然士气是低了一点,但战斗力一点都不需。
那一千隋军出了小树林后,没有一点停歇,继续勇往向前,他们中有七百是酸枣鹰扬府的府兵,有三百是县兵,统辖的是旅帅周安和县尉刘通。
那么李隐去了哪里
他正在西侧较远处的一个小山坡上,与他一起的,还有鹰扬府的一百精锐骑兵。
李隐眼看着隋军与格谦军即将短兵相接后,喊道:“上马”
一百精锐,整齐划一的翻身上了马,李隐拔出长刀,指着格谦军侧翼道:“随我出击”说着一踏马镫,瞬间如离弦之箭般飞驰而出。
格谦在与隋军接战后,以两千人顶住了隋军的进攻,随即便掉左右两翼各一千五百人从两边夹击隋军,这一招叫“火钳战术”,格谦曾以这一招屡屡得手,在山东南部地区创下了偌大的声势。
然而,侧翼部队刚行进到半途,格谦忽然听得一阵急切的马蹄声响,扭头一看,便见到了李隐率领的百人队骑。
“快,让右翼部队停止前进,回防右翼”格谦连忙下了一个命令,百人队骑人数虽少,但格谦不敢大意,因为他是知道骑兵厉害的。
右翼的部队已走了一半,要想回防,哪有那么容易,要想前队变后队,后队变前队,这要隋军精锐才勉强做得到,格谦的人马显然没这能力,瞬间陷入了混乱之中。
李隐自然是不知道什么“火钳战术”的,他事先既然就敢出击,便没将格谦军的右翼部队放在眼里,但现在他们既然走了一半,又陷入了混乱,那就再好不过了,很快便畅通无阻的率众到了格谦军的中军附近。
只听得一声惨叫响起,格谦中军中的一名普通士兵被马匹撞飞而起,重新落下时,已是血肉模糊,死得不能再死了。
李隐率领的这支百人骑兵,就如一把锋利的匕首一般,直往格谦军的心脏刺去
骑兵为什么能成为战场利器是因其有如风般的速度与强大的冲击力,李隐这百人骑冲入格谦中军后,没有丝毫的停留,敌人拼命阻拦,但在李隐带头冲杀下,没有起到一点用。
格谦中军的人数不多且大都在前与那一千隋军交战,所以李隐他们很快便冲到了格谦的附近,格谦一看大事不妙,一踏马镫,便要逃跑。
别的不敢说,逃跑的本事格谦这些日子那是大有长进的。
“贼子,哪里逃”李隐怒喝一声,一阵挥砍,眨眼睛便杀死了好几个人,这阵势,吓得附近的这些原本就士气不高的人纷纷向两旁逃去,使得李隐与格谦之间变得毫无障碍。
“可恶”格谦大骂了一声,然后猛的挥起马鞭来。
李隐那肯放过这个大贼枭立即拍马向格谦疾驰而去。
格谦的马由于连日奔波,体力稍有不足,很快便被李隐追上了,李隐弯弓搭箭,一箭向格谦后背射去。
李隐的马上功夫,是在谢家村过闲日子的时候练就的,那时虽然骑的不是马,是毛驴和大黄牛,但总算是有些基础,等到开始征高丽,在东莱郡等任务的那段时间,才有机会每日骑马射箭,所以他的马上功夫,一点也不差。
这格谦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听到弓弦声响后,立即向前压低了身体,“梆”的一声响起,格谦头顶的头盔被弓箭射落在地,惊的格谦出了一身冷汗,惊恐万分的拼命挥打着马鞭。
但这都是徒劳无用,因为李隐靠着格谦躲闪弓箭而使得速度稍微放缓的时机,已追将格谦追上,抡起大刀便向格谦砍去。
格谦连忙用手中长枪抵挡,然而李隐大刀的力道却一刀胜过一刀,十几招后,心力憔悴的格谦终于抵挡不住,被李隐一刀砍落马下,纵横山东之地的一代大贼枭,就此毙命。
第五十五章再升官
酸枣城城墙上,裹得严严实实的妞妞一个人自娱自乐的玩着石子,在她身旁,采莲和小蝶两女正垫起脚,满脸关切的往远处眺望。
“怎么还不回来不会出事了吧”小蝶脖子的望酸了,便着急的来回走动着,随即又用手轻轻打了自己的嘴巴几下:“呸呸呸少爷怎么可能会出事真是臭乌鸦嘴”
采莲这时也是等得有些心烦意乱,但还是努力的让自己显得从容淡定,小蝶:“小蝶妹妹,放心吧,他那么厉害,不会有事的。”
小蝶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点了点头,继续像个望夫石般向远处望去。
“娘,妞妞饿了”妞妞拉了拉采莲的衣袖,摸着自己的小肚皮说道。
采莲将妞妞抱起来,笑道:“再等一小会,娘再回去帮你煮好吃的,行不行”
“好吧”妞妞乖巧的答应了,随后她睁大眼睛的看着远处,高兴的喊了一声:“好像是大哥哥他们”
小蝶和采莲也看到远处出现了一大队人马,旗帜正是隋军的,军队走近后,她们也终于在人群的正中间,看到了自己最为关心的那个人。
“公子”小蝶猛的挥了挥手臂,忍不住喜极而泣。
渐渐走近的李隐,看着城墙上那三个熟悉的人影,心中升起了无限的柔情,同时也感到自己的肩膀上,多了几分沉甸甸的责任
县衙中,县令崔文轩一脸笑意的道:“李校尉真乃孙武再世啊,不仅击败了五倍于我方的贼徒,还让贼徒首领枭首,佩服,佩服啊”
李隐摆了摆手,没将崔文轩的吹嘘当回事,他喝了一口暖茶,咂了砸嘴,“崔大人,关于此战,还请你与我一起上书禀告兵部,另外此次我还俘虏了三千多人,也请你帮忙将他们安置好,等候上面的发落。”
“没问题,这些事我一定能办妥”崔文轩拍着胸口保证道,他这人虽然胆气不足,但在处理政务上还过得去。
李隐想了想,又道:“那三千人闲着着也是闲着,最好让他们去加固一下我们酸枣城的城墙,或是做些什么事情。”
崔文轩点头答应了,因着李隐打败敌军的威势,他提出的意见,崔文轩不敢有丝毫的抗拒。
不久后,一骑捷报出了酸枣,直往洛阳而去。
杨广现在一心准备再次征辽,但最近却常常被反贼的事情闹得心烦,于是他便下令,凡是与反贼有关的事情,都先递与内史侍郎虞世基处理。
就揣摩上意这点来说,隋朝的朝廷中有三大能人,一个是民部尚书的裴矩,一个是是御史大夫裴蕴,还有一个便是这个内史侍郎虞世基了。
虞世基领了杨广的命令后,立即知道了杨广的意思,于是便将各地军官与反贼打的败仗通通隐不上报,只从中挑一两份捷报上奏。
这么一来,杨广的耳根子瞬间清净了许多,一高兴,便赏了虞世基上百两黄金。
这一天,虞世基漫不经心的品着茶,随意的翻开着刚刚呈上来的奏报,“清河县被高士达攻破”
虞世基只看了几个字,便将那份奏折随手仍到了火炉中,接下来不到半盏茶的世界里,虞世基接连将十几份奏报仍到了火堆里。
“难道今日没捷报那我要不要动手撰写一份。”
就在虞世基一阵嘀咕的时候,忽然见到了那份来自酸枣的奏报:“酸枣鹰扬府校尉李隐,与酸枣城北五十里处,击败贼寇五千余人,斩杀贼寇首领格谦,俘虏贼寇三千余人
虞世基感到眼前一亮:“就是你了”
他将其余的奏报,全部扔到了火炉中烧掉,整理整理衣冠,然后进宫去了。
皇宫中的杨广,正在谋划出征前的准备工,首要之事,便是要做好西京长安和都城洛阳的防备。
杨广也知道天下不太平,所以得在一切安排妥当之后才能放心北征。
思考良久后,杨广动笔写下一份诏书:“任卫文升为刑部尚书,辅代王侑留守西京长安”
杨广有三个儿子,长子是元德太子杨昭,生性谦和,可惜在大业二年606年就病逝了,年仅二十三岁,但留有三个儿子,两嫡一庶子,嫡子为代王杨侑和越王杨侗,庶子为燕王杨倓。
次子齐王杨暕,骄纵而亲近小人,时常犯法,整日声色犬马很不得杨广的欢心。
幼子杨杲,现在年仅七岁,少而聪颍且懂事,很得杨广喜爱,昨日刚封了赵王。
就年纪来说,最适合留守长安的当然是齐王杨暕了,但杨广对他这儿子已是失望透顶,已多年没让他办过实事,现在也是在稍一犹豫后,最终将留守长安的任务,交给了孙子杨侑,又因为杨侑年仅八岁,所以让可靠的卫文升加以辅佐。
处理完一件大事后,杨广心情顿时放松了不少,就在这时,大太监马德如禀告,虞世基前来奏事
杨广见了那份捷报后,心情立马变得更加的大好,笑道:“前几日刚看到齐郡张须陀大败这个格谦,今日李隐便将格谦的人头给争送来了,有此两人,那些贼寇何愁不灭”
“圣上洪福齐天,大隋江山永固”虞世基大声回应道。
杨广来回走了几下,“这个李隐,虽然颇不识趣,但打仗还是有几分本事
《隋唐之李家庶子》转载请注明来源:跳跳糖小说tiaotiaotang.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