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跳糖小说

第25章 泛泛而谈,真知灼见【求追读】(第1/2页)

刘宽这番关于明末的言论,其实是作为一个业余明史爱好者的随性而谈,故而朱元璋消化了会儿,才理清其中某些事的脉络。

回过神,他首先问道:“你说士绅、地主钻了咱和明初后续几位皇帝留下的空子,偷税漏税,具体指何事?”

刘宽道,“这事陛下不问微臣也会讲,但微臣希望今日奉先殿之言,不要泄露出去。”

朱元璋道,“你放心,李贵、赵成都是守口如瓶之人,没咱的允许,他们绝不会往外吐露半个字。”

赵成刘宽认识,李贵自然指的是御陛旁边的老太监了。

看着确实都像靠谱之人。

刘宽随即道,“自唐宋以来,对官宦以及通过科举的士人一直有赋役上的优免之策。”

“大明建立之后,不仅继承了这一类政策,甚至在后来‘发扬光大’。”

刘宽特意对“发扬光大”用了重音,好让老朱明白他话语中的贬义。

然而,刘宽才说完,朱元璋就忍不住打断了他的话。

“等等。你说咱大明继承了优免官宦、士人赋役的政策,这明显不对!”

明显不对?

怎么不对了?

刘宽一时有点茫然。

朱标见此,帮着朱元璋解释道:“刘公子,我大明立国以来,对官员确实有些优待——这是历朝历代必为之事。”

“但迄今为止,我父皇也只是免去在任及致仕官员的徭役,再就是洪武九年得知官员居京师大不易,便免了在京任职官员及其两代亲眷的人头税。”

“这般优待,相较于赵宋、胡元对官宦之优待,已不知薄了多少,甚至多有官员们在背地里非议父皇刻薄。”

“至于对通过科举的士人优待——自洪武三年之后,我父皇至今都未再开科举,优待科举之士又从何谈起?”

听了朱标的话,刘宽明白过来。

一则可能是他对明初税赋优免制度了解不清楚,有所误会;二则可能是后来的大明皇帝对优免政策做了不少更改。

他道:“或许是微臣对明初优免政策了解有误,但也有可能是陛下或后来的大明皇帝更改了此类政策。”

“别的不说,史载洪武十五年,陛下重开科举,并一直延续到明末。”

“对于通过科举的秀才、举人,不仅给米供养,甚至还免其部分赋役——当然,也可能只是免除徭役。”

“因此,大明后来就出现一个现象,既百姓将田地诡寄于有优免特权之人名下,以此逃避赋役。”

“当然,拥有此类特权的人并不止士绅,还有勋贵、藩王。”

“这三类特权人群,都会随着大明享国时间日久而不断壮大。也就是说,拥有赋役优免之权的人将越来越多。”

“此外,这三类人群又是兼并土地的主力——如此一来,大明朝廷能从赋役方面收到的钱粮会随着这三类人群的壮大越来越少。”

“朝廷能支用的钱粮越来越少,对地方的掌控自然就会变弱。于是,到最后就产生了地方士绅、豪强都敢抗缴税赋的事情。”

说到这里,刘宽缓了口气,才道:“微臣这番解释不知陛下是否满意?”

朱元璋哼道,“即便如你所言,那也是老四的子孙胡乱更改优免之策,跟咱又有何关系?”

接着又道,“咱就知道,对那些官宦、士人不能太好了,不然就是坑贫苦百姓,如今看来果然没错!”

刘宽心道:那你怎么不说说勋贵、藩王呢?尤其是藩王。

不过大明将藩王当猪养的政策,大部分是成于朱棣之手,确实不能让朱元璋背锅。

至于勋贵···老朱似乎是对开国勋贵们先过渡宠溺,然后又因失望,以及为朱允炆排除隐患,狠杀了一大批?

刘宽对此不太了解。

考虑到刚才谈论赋役优免政策出了误会,刘宽决定藩王、勋贵的事暂且还是不说了,免得又出错。

再说了,这么说下去什么时候才能说完?

他起先是想说把户部划分一下的吧?

话题都撤到八百里外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穿越三国:姐妹同心快穿王牌系统生崽手册死遁五年,被初恋陛下抓回来菜窖通古今我让落魄王爷反败为胜悍女麴凰驭龙婿农门贵妻,离家四年的夫君成太子了身体互换,我被冷面摄政王赖上了神偷为尊:逆天夫君,请别拽嫡妹抢世子?我嫁权臣小叔当婶婶疯批奶娃又在虐渣渣重生大庆:咸鱼公主只想赚钱旅游哇!女总裁是皇帝废柴逆袭指南:捡个魔神当外挂我靠好运壮大家族折红鸾三魂七魄归位太子流放,锦鲤婢女随行超旺他表妹不欲攀高枝小师妹生来反骨,女主掉坑她埋土从冒牌上尉开始成为帝国皇帝寻找轮回的你腹黑小阎王,带着剧透狗转世了穿成恶妇不装了,天灾将至赶紧逃重生归来,王爷要娶吗侯府千金太娇软,禁欲王爷掐腰宠我一绿茶绑定人夫系统?不合适吧落在荒年崽崽很闲横空出世的娇帝君我是主母,也是孟婆空间通古今,搬空全村去逃难这个修仙过于日常养的面首成了摄政王,我被迫躺平修仙之我让剑圣入赘两次抛弃替身仙尊徒弟后他黑化了离人终成相思意综影视之从安陵容开始当卷王姝宠被退婚后,我绑定系统商城开大!开局就报仇我能统御万鬼谬接瑶华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