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社畜浮沉录》转载请注明来源:跳跳糖小说tiaotiaotang.cc
灵桐树巷。
一行太学生们堵住欧阳修的家门口,辱骂不休,威风凛凛,好不热闹,将欧阳修门口站岗的厢军老兵吓得瑟瑟发抖,当了缩头乌龟,根本不敢出来。引得一众百姓在旁围观。
孙舟和其党羽在人群中上蹿下跳,指挥着太学生们继续闹事,心中很是得意。朝中有人弹劾,他在外面摇旗呐喊,营造声势,狠狠的折了欧阳修的面子,这种当众凌辱批斗老前辈的感觉非常爽快,让孙舟飘飘欲仙,都有点找不着北了。
“孙兄,书铺那里又印好了一些祭文,咱们偷偷取过来了,只不过他们说人手不足,因此这批数量有点少了……”底下的狗腿子们跟孙舟禀告道。
“怎么才印了这么点啊?他们家不是有活字印刷吗?”小弟传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让孙舟有点不快,但这不是啥大问题,孙舟不在意,挥挥手说道。
“赶紧到处贴上去吧,少一点也无所谓了。”
手下小弟得令而去,过了一会,又有小弟过来请求指示。"载之兄,纸钱和纸马都运到了,咱们洒不洒?""洒!"
于是太学生们又开始将筹备好的纸钱纸马往欧阳修家门口开始洒,配合上传单的祭文,整得跟欧阳修家死了人办丧事一样。
“孙兄,泼皮李三他们跟我说,今早已经帮咱们哭丧堵欧学士的路了,这个活儿算是结了。后面替咱们传童谣的事情只能暂且先放一放。他们另外又新接了个活。”
这个消息就让孙舟感觉不太对劲了,他一把揪住小弟的衣领,急切问道,"不是和李三他们都谈好了吗?怎么这节骨眼还带临时变卦的?"
“我也不知道啊,”小弟也一脸茫然,回答道,"李三光说是有个相识旧交,面子特别大的人找他去帮忙,我看咱们这个传童谣的事也不是特别急,他先忙就由他去呗。”
“怎么无所谓!”孙舟咬牙切齿,这下子有点急了。
在大宋,当然不止大宋,读过史书的人都知道。从汉代开始,童谣便是朝堂斗争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某种程度上,算的上舆论风问标。
像御史言官发动弹劾,风闻奏事里的“风闻”是怎么来的?那自然就是引用自这个童谣了,御史言官们奏事弹劾,不能凭空张口就来,引用事实还是要讲一点根据的。
当然,也就一点点。
因此童谣是孙舟下一步舆论作战的重点工作,在京城把这个童谣传起来,对接下来配合胡御史等在朝堂上弹劾非常重要。
本来孙舟还是找泼皮李三他们,继续把这项核心业务外包给他们。毕竟孙舟等人都是太学生,市井之间没有人家泼皮李三他们专业。
结果现在好了,外包掉链子了,反倒让孙舟等人措手不及,孙舟也不是个笨人,他隐隐约约的觉得,后面有人开始跟他捣乱了。
但没等他寻思多久,忽然巷子口又乌压压的来了一群人,看样子,是一群外地来的举人,听口音江西的陕西的都有,可以说是南腔北调。
太学生们向来眼高于顶,哪里看得上这些臭外地的,有外地举人们弱弱的向前打探省试相关的事,被以刘几为首的太学生严厉呵斥,刘几甚至都对这些外地举人骂了起来。
“臭外地的来沐京要饭了!别说以后贡举,就是今年的贡举,你们这些外地人,也别想从太学生里虎口夺食今年省试,一个外地人都不会录,别想着让欧阳修那个老头给你做主!"
此言一出,让那群外地举人们一片哗然,骚动不已。
孙舟皱着眉头看着眼前这一幕,刘几的反应多少有点过激了,一些外地举人,至于这么兴师动众嘀,不过再想到之前省试他被欧阳修给“红勒帛”了,也能理解他现在的心情。毕竟刘几在太学中是头面人物,孙舟决定自己亲自去劝一劝刘几。
到刘几和那些外地举人中间,安抚刘几的情绪,但谁承想,他一来,刘几的情绪反而越来越激动,言语之间
对那些外地举人的挑衅意味更浓,甚至都开始准备动手动脚了。
孙舟在中间拉不住,那些外地举人和刘几这边一直纠缠不休,他的火气也起来了,开始对那些外地举人推推操操,看见那边和刘几挨得最近,纠缠最厉害的那个举人,孙舟上前不耐烦的一把将其推开。
但此时,异变突起。
那个外地人举见孙舟上前来推操,直接挺身往孙舟那一凑,二人当即撞了个满怀。
孙舟倒是没啥,但只见那个外地举人身形一晃,两眼一翻,又往孙舟的那一倒,袍袖把脸一遮,再看已是满脸鲜血,下半身瘫在地上,上半身靠在孙舟腿上。
沾的孙舟衣袖上全是血。
“这……这这!”一出大宋版的碰瓷假摔,把孙舟人都搞懵了,我还没犯规,你怎么就倒下了?场面瞬间一静,唰的一下,人群一下子分开一圈空地,只有孙舟和他脚边倒毙的“尸体”。忽然旁边一声撕心裂肺叫喊声,一个十来岁的少年操着一口江西口音叫道。“不得了啦!杀人了!青天白日,太学生打死外地举人了!!”
这一声喊,将本就人心惶惶,骚动不已的外地举人们,彻底激怒了。顿时人潮汹涌,朝孙舟那帮太学生挤来
孙舟见状不妙,想要出言维持秩序,安抚一下众人的情绪,这明明就是碰瓷,哪里打死人了?
但旁边的刘几跟吃了枪药一般,大声朝太学生们疾呼,"啖狗粪的外地奴们造反了,打伤了孙兄,同学们,咱们要给孙兄报仇啊!打死这群臭外地的!"
太学生们一脸茫然,但孙舟的小弟们看见大哥衣服上都沾血了,呆呆的在那一言不发,旁边刘几又这么激动下意识的以为孙舟真的被那些外地人们打伤了,连忙鼓动太学生们一起,朝外地举人们冲了过去。
而外地举人那边,刚刚带节奏拱火的少年又高声疾呼道。
“外地人的命也是命!”
他说一句,底下的人群便齐声高声附和一句,整齐划一,气势冲天。而这个在里面上蹿下跳,到处带节奏的人便是方翰韬了。在方翰韬和刘几的互相对骂中,双方群众的情绪越来越激烈。
孙舟想在其中极力和稀泥,他们的斗争矛头是欧阳修,节外生枝惹这些外地的呆鸟干什么?但根本止不住,孙舟一个劲的想要拉住刘几,但刘几不知道怎么回事,一直把他往街边灵桐树巷的地段标识物,大梧桐树下推,刘几一边推,高举手臂指着孙舟,一边提声朝着人群说道。
“孙兄小心,不要被这些外地奸人所害!”
孙舟都有点无语了,这刘几是犯什么病了,在说这些胡话,诺大的京城谁敢害我啊,还有刘几你说话归说话手光指着我,但脸朝着那群外地人扭是什么意思?
正争吵间,忽然大梧桐树后面,飞出一个砖头,准准的砸中了孙舟的脑袋。昏迷之前,孙舟脑袋里只剩下一个念头:砖头往欧阳修府里砸啊,别跟这些外地人们扔啊……
见大梧桐树下,备受太学生们尊敬的带头大哥孙舟直挺挺的倒在地上,不省人事,太学生们瞬间愤怒了,直接上了暴力手段,手中的准备朝欧阳修府上砸的家伙事,立刻转移了仇恨目标,朝外地举人们干了过去。双方厮打在了一起,状若疯魔。
巷口本来地方就不大,又是一大群人流挤在一处,一下子踩踏事件层出不穷,这下,就真的见血了。而之前在双方人群中带节奏的刘几和方翰韬却已然从人群中消失,转移到了高处观战。“咱们江西的同乡们都撤出去了吧?”站在高处偷偷观战的方翰韬问道。
“之前刘兄打手势的时候,就已经偷偷撤出去了,现在顶在前面和太学生们厮打的,都是陕西还有两河的举人们。”曾布跟方翰韬说道。
"嗯,这样子好一点,咳咳,虽然有点对不住横渠兄,但就此时来看,陕西和两河的举人们在前面挨打,效果最好。”方翰韬低声说道。
怎么把这件事影响力扩张到最大,把声势弄大呢?很简单,打周围无辜群众就对了,如果受伤的只是江西和福建的举人们,就没法把声势弄大,须知道,一个人挨了打,受了欺负,肯定要发动自己社交圈来讨回公道,你得罪一个人,就等于得罪他所有的社交圈子,所谓打了儿子出老子就是这个道理。
在大宋,血缘和地域是社交关系中最结实的纽带。而如果挨打的人过于集中在同一群体,比如同一地域群体就会造成社交圈子交集过多,这样“出老子”的利用效率就不高了。
所以得各地都要来点人出去挨打,让社交交集小一点,这样在保证受伤人数一样的同时,能营造出千军万马
全国挨打的局面。
再加上陕西和两河这些举人群体比较零散,不如江西和福建这些团结,所以也需要一个流血事件,将他们统合起来。
当然,这个比较阴暗的小心思,方吕曾章四个人是心有灵犀,根本一点没跟张载说。张载年纪在这个小群体里最大,同样,也可能是道德水平最高的那个,君子可欺之以方,哪里能想到这四个小字辈一肚子坏水。
纯纯被利用了。
“太学生们快顶不住了,”旁边一同观战的吕惠卿脸色凝重,提醒方翰韬道。
方翰韬仔细一看场上局势,果不其然,太学生们虽然最嚣张,但这些京爷们人数还是有点少,比不过外地举人们人多势众,而且论打架武德,这些太学生们也比不过这些陕西两河的举人们,甫一交手,就被打的节节败退
“妈的,这群废物,考试不会考不说,连打架斗殴都这么菜,还敢这么嚣张,”方翰韬看着底下那群狼狈的太学生,恨铁不成钢,痛心疾首的说道,他现在就指望太学生们把这些外地举人们打的血流成河,流血越多,冤屈越大,就越有理。
但可惜太学生们费拉不堪,烂泥扶不上墙,眼看着是无法实现方翰韬等人的目标了,不过对于这种情况,方翰韬他们四人早有预料。
“吉甫兄,子厚兄他们换好衣服了吗?该让他们出场了。”大导演方翰韬下达指令。吕惠卿点了点头,竖起之前准备好的招魂幡,发出了信号。
巷口不起眼角落处,一队早已埋伏好的人,换好了太学生们的服饰,拿起手中的哭丧棒,用准备好的白巾,围上自己的脸,在章惇的带领下,如猛虎下山一般,朝着外地举人人群中打了过去。
瞬间场上战局又平衡了,外地举人们受伤数量直线上升。
这是吕惠卿筹划的方案,之前太学生们雇佣了京城的泼皮们,穿上了太学生们的服饰,带上了丧事装备,一起堵欧阳修,这个活干完之后,孙舟他们那边没有及时从这些泼皮手中回收这些服装和装备,毕竟后面还要他们传递童谣,业务还没结束。
小说推荐:【新棉花糖小说网】《凡人:风雷灵根,娶妻陈巧倩》【过命小说】【白鹤看书】《这个武神太极端了》《独家报道》《大宣武圣》《我的师妹不可能是傻白甜》《重生八零:离婚后被军少宠上天》《高武纪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