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跳糖小说

第76节(第1/2页)

第三十三章且听方停论孔方(中)

“子豫之举,所谓一文钱变为四文钱的理财,分明就是行桑弘羊盐铁之道。一文钱就是一文钱,摆在这里,是不能变成四文钱的。所谓能增值为四文钱,只不过是移花接木,从别的地方搜括而来罢了,高炉一竖,有多少铁匠破产?铁监虽好,但还是应当节省冗费,不能将摊子做的这么大,小范围做一做就好了,以减轻对百姓的盘剥。”司马旦沉声说道。

王安石一听这话,他本来脾气就峻急,又是涉及到眼下铁监与理财之争,当即忍不住出言反驳道。

“伯康公,此言谬矣。生财有方。富其家者资之国,富其国者资之天下,欲富天下,则资之天地。如子豫铁监这般,取其财于山泽矿冶,田畴河海之间,若不资则无此财。以此观之,财富岂有定数?伯康公所言理财,非为真理财,只不过是一家之中,为父者阖门而与子市,而门之外莫入,虽然最后能尽得子财,犹不富也。这岂是理财之道?”

接着王安石又一指底下吃瓜看戏的张诜,说道。

“伯康公若是不明白,还请看看张枢言治下无锡县,废除差役,改收钱粮。举全县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使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安心稼穑之间,粮米增产,而县衙也有多余钱粮,以助子豫成铁监之功。这便是民不用加赋而国自饶,真正的理财之道,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

但王安石不谈张诜还好,一提起张诜,司马旦瞬间出言驳斥。

“介甫,要知道朝廷以往差役,无干下户,如今枢言在无锡县实行的免役法,却让本不出役的下户也一并缴纳役钱,而且纳税以钱,使谷贱伤农,钱重物轻更为严重,百姓受重敛盘剥。这恰恰不说明了,所谓理财,只不过是以理财之名,行聚敛之实,所谓生财,只不过是从百姓中盘剥而来,与民争利吗?”

司马旦的这一番话语,顿时让王安石沉默了。

接着,司马旦说出了他的理财观点。

“天地之生财也有时,人之为力也有限,而日夜之费无穷,以有时之财,有限之力,以给无穷之费。若不为制,所谓积之涓涓而泄之浩浩,如何不会使百姓穷困流离?介甫,这可是曾经你跟我说过的话啊。如今真正应该做的,当是减损浮冗而省用之,方才能养其本原而徐取之。这才是财利之道,如若枢言之为,不过是聚敛罟了。

张诜则是满头大汗,欲哭无泪。

好家伙,你们京官打架论理财,我一个选人在旁边吃爪反倒遭殃。在无锡县为官两年,就只有免役钱多收了钱露出了破绽软肋。

结果这个软肋先是被方府判拿捏,如今又被王知州和司马知县轮番戳,常州就你们仁京官,整的跟铁监上班打卡一样,是个京官就来戳我软肋。

但奈何张诜心里敢怒,却不敢溢于言表。

知州王安石,通判方翰韬,知县司马旦,这可是常州地位最高的三个人,市委书记,市长,市委常委之间对线,轮不到他一个县委书记插嘴。

张诜只能求救般看向一直沉默的方翰韬,只能期望这位老上司拉自己一把解围,这被架在火上烤的感觉可真难受。

王安石注意到了张诜的小动作,也看向沉默许久的方翰韬,便问道,”子豫,从刚才开始你便不说话,铁监是你一手做大的,于财计之上,也是公认你有才干。对我和伯康公理财之上的看法,你觉得到底谁对呢?”司马旦也看向了方翰韬。众目睽睽之下,方翰韬也只好出来说道。

“在下觉得,知州和伯康公关于理财之道,说得都对!”

王安石和司马旦都笑了起来,王安石更是笑着摇摇头道,”这是在议论国是大计,你不要拿平常和稀泥的官场文章来应付,伯康公在说节流,我在说开源,怎么能都对呢?”

但王安石话音刚落,只听方翰韬接着说道。

“但也说得都不对。”

此话一出,旁边的张诜,蔡确,还有沈括和李诫等人,全都惊异的看着方翰韬。

张诜嘴巴都合不拢了,好家伙,方府判这个地图炮开的,有点太吓人了。

王安石顿时收起了脸上的笑容,严肃且认真的问道,“那依你之间,到底何为真正的理财之道,到底是开源,还是节流?伯康公与我,到底是哪方面错了?不要好为大言。”

“很简单,所谓开源节流之争,不过是知州和伯康公对经济盲人摸象,二位是既懂经济理财,也都不懂经济理财,方才有此之争。”方翰韬沉声说道。

“一言以蔽之,那就是知州开错了源,伯康公节错了流。”司马旦和王安石错愕的对视一眼,二人异口同声的问道,“如何错了?”

方翰韬却是不疾不徐说道,”这得一个个来讲了,那就先从伯康公开始说起吧。关于理财之道,伯康公以为,减损浮冗而省用之,方才能养其本原而徐取之。这句话说的确实有理,但是……”

方翰韬话锋一转,”天地所生货财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间,则在公家。这句话确实差了。”“如何错了?”

“其实伯康公细看一下铁监这里的前后变革,便能知道,铁监之所以能产如此多的钢,是因为改革了炼钢炉之法,改用煤炭,使同样的人工,产出的钢便远甚从前,如此观之,岂能说天地之财有定数?这多出来的钢,是哪里产出来的呢?”

“从铁监之例来看,倒是知州的观点是对的,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财富是可以靠改进制度与技木提升增值的,劳动创造价值。”

方翰韬淡淡的说道。

他从刚开始一听司马旦说财有定数,与民争利这句话的时候,就只得无奈沉默。等到后面司马旦和王安石关于理财的争论,也是不出他的意料。

理财之道的分歧关键点就在于这里。

其实司马旦这种想法,才是眼下大宋有良心的士大夫的主流观点,而王安石的思路想法,反而恰恰是少数。方翰韬也是能理解这种情况。

人的观念是来源于自身的经历。

在这个时代的人眼中,世界是静止不变的。就拿农业种地来讲,用什么农具和耕作技木,一亩地能产多少粮食,他们小时候见到是什么样子的,成年之后依旧是什么样的。

天下的田地是有限的,田地的产出是不变的。见识过之后,自然就会形成了财有定数的这个观点,社会财富

就是这么大的盘子,这里多了,那里肯定是少了。

不能说他们的思路和认知不对。

而是眼下大宋这样,在以农业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历史条件下,社会生产只能是一种简单再生产,生产主要依靠人力、畜力,生产力的发展和财富的增加,不可能出现奇迹般的飞跃。

增值是资本主义和工业社会下才被人们发现的规律。这项客观规律,在封建社会自然经济下,受眼于低下的生产力,人们根本意识不到。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财富的增加由于受生产力的制约有一个极限,增长到一定程度就到头了。

社会财富的增加,简单来说,是靠两个,一个是有效劳动力的增加,另外一个,就是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但因为技木手段进步非常之慢,一项新的技木普及改进,通常以百年来作为一个单位。这导致这个时代的人的一生,见识不了技木带来的剧烈变革。所以这个时代的人,就只能认识到前者,根本没机会认识到后者。

他们根本想象不出这个场景:同样的人干同样的活,仅仅是采用了不同的技木,产出就大相径庭,生产效率的提高,也会导致产出增加。

这种情况从来就没见识过,又怎么会思考到这方面呢?客观现实限制了他们的主观认知。

第三十四章且听方停论孔方(下)

对司马旦的财有定数的观点进行一番批驳后,方翰韬终于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理财与聚敛不同,如今所说的理财,确实是如伯康公所言,只不过是朝廷为了盘剥聚敛罢了,以取诸民而供上用,最后民之受病,国之受谤。真正的理财之道,不是这样的”

“此话怎讲?”司马旦问道。

“这很简单,”方翰韬决定换个角度,“如同太史公所言,聚天下之人,衣食住行,日用百物,或彼有此无,彼多此寡,以至于少竭而不继,其源虽在而引导之无法,使其流壅遏而不行。这才是真正的理财,要解决的,就是这些问题。一部《周礼》中,半本具是言利,周公之道岂是在言聚敛,如桑弘羊那般的人吗?其中《周礼泉府篇》更是点明何为财富,以及先王如何理财:财乃‘泉’也,唯有流动起来,方才能惠及天下。”

直接跟司马旦聊经济学是不太行的,对于他们来说一时之间难以接受,他们是真的没接触学习过,没有相关的思维,很多现代常识,对于他们是很难理解的,方翰韬也知道。

不过他毕竟是跟李大叔和王三叔特训过大宋特色经义的人,通过经义,将自己的观点套皮包装,从而推销出去,这个玩法他也玩的很熟练。

先把理财和噶韭菜分开,具体事务具体讨论,理财是对整个社会经济管理,通过理财,协调分配多寡不均,规范流通,疏导阻滞,总而使经济运行协调,让百姓有衣有食。

而不是纯纯为了噶韭菜。

果不其然,方翰韬一拉出周公给他的理财观点背书,跟桑弘羊做正义切割,扯起《周礼》的虎皮做大旗,司马旦顿时迟疑了起来,不再像方才那样直接抗拒反驳。

嘴不像刚才那么硬了,稍微软了点。毕竟直球辱骂嘴桑弘羊倒是没啥,嘴周公倒是不能这么直接了,得要婉转一点了,需要思考一下才能继续对线。

对线辩论最怕的就是思考,一开始思考,司马旦也就开始尝试理解方翰韬的观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拳皇异界召唤超级附身一头凶残大恶龙的幸福生活熊猴子的作死日常网游之少林德鲁伊口袋萝莉游戏角色丹青曲明美异能古董商大炼师反叛之堕天使折翼三界魂行重生赛罗奥特曼韩娱之透视未来魔法老师同人之不存在的人真综漫无双远坂家的叛逆加强版火影韩娱之马斯克重生之娱乐大宗师兵王鸿飞笑傲江湖之大漠狂刀韩娱之国民导演银色终焉大唐逐鹿风云(ABO)阳澄湖帝王无限之万界公敌逆天武仙胡俊的世界重生之校园风流枫山五剑仙魔法大陆创世记道士之娱乐南韩幕末生活笔记血腥科技有限公司邪恶使徒妾宠西游往生录文娱高手